一杯酥油茶, 一段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杯酥油茶, 一段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

缕缕晨光中,卓玛正在熟练地打着酥油茶,她使用的不再是传统木制的“董莫”(藏语,意思是酥油茶桶),而是漂亮便捷的电动打茶机。在她的茶馆里,已经有许多客人围坐在藏式茶桌前,他们一会儿喊出几句藏语,一会儿来几句四川话,一会儿又冒出几句陕西方言,热闹而融洽。这是拉萨一家小茶馆清晨时的情形。

在位于拉萨市中心八廓街里的桑曲茶馆,服务员给顾客盛茶。记者王泽昊摄

酥油茶是藏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制作酥油茶的原料有茶、酥油和盐,先将茶熬成汁,把茶汁倒入酥油茶桶,再向其中加入酥油和食盐,用专门的搅拌工具“甲洛”搅拌均匀。一杯酥油茶,满载着乾坤与浓情。

互鉴融通的文化符号

“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茶是藏族民众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隆重的藏历新年,还是庆祝丰收的望果节,或是体现人道关怀的娱驴节,藏族人民都离不开茶。在藏族群众婚恋关系的建立、婚姻生活中,尤其少不了茶,茶叶是人们最为喜爱和信赖的“红娘”。婚礼中唱起的“扬茶歌”“赞茶歌”“敬茶歌”,是人们对新人最美好的祝福。在藏族聚居区广为流传的爱情故事《茶和盐的故事》,就以茶与盐的相互离不开为喻,表达人们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向往。

在西藏拉萨的一家甜茶馆里,市民在喝茶聊天(6月5日摄)。记者孙非摄

“以茶为药”是中华茶文化最早的标签之一。清代陈元龙在其编撰的著名类书《格致镜原》中,有关于“《本草经》: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的引录,讲的是中华先人“以茶为药”的早期探索。青藏高原茶文化实践是这种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书于15世纪的珍贵文献《汉藏史集》,记录了有关茶叶药用功能的内容,如不同茶树长出不同茶叶,其药用功能各有侧重,这表明当时在青藏高原已经形成了较为丰富的以茶为药的知识和实践。

藏医药典籍《四部医典》《晶珠本草》《药名之海》等对茶、酥油和盐的药用功能多有记载。其中包括:茶叶具有清热、退热等功效;酥油分为新鲜酥油、融化酥油与陈放酥油三类,对人体健康之功用各有侧重,以不同动物奶所制酥油之功效亦有差异、各有所长,但均可滋补身体、激发人体活力;盐在藏医药学中被分为大青盐、光明盐、碘盐、红盐、湖盐等小类,对医治培根病、隆病、目赤痛均有助益。

同时,就文学作品来说,青藏高原一直流传着神鸟衔茶救国王、文成公主带茶入藏等民间故事,这些故事都具有汉藏文化的共同叙事元素,它们和“以茶为药”的中华文化一起,清晰而生动地展示了藏族民众接受、运用茶叶的历史,是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文化互鉴融通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积累演化形成的。各族民众的文化、情感联系,也通过茶这一纽带得到了强化。

民族和谐的历史韵律

西藏茶文化与茶马古道密不可分,密布绵延的古道在汉、藏和其他民族间架起了一座交往交流交融之桥。茶马古道的兴起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形态,悠久的历史必然赋予它重要的文化纽带角色。沿着茶马古道,各地域、各民族人口流动频繁,城镇和乡村由此得以发展,如以古道驿站为纽带的特色产业村镇西藏盐井,以商帮群体为主发展起来的云南鹤庆,作为茶马贸易中转站的云南丽江和四川康定等,这些地方充溢着生机,犹如一颗颗明珠闪烁着光辉。

茶马古道主要分南、北两条道,即川藏道和滇藏道。唐蕃通婚后,从四川到吐蕃中心区域存在三条主要驿道,分别为“西山路”“灵关路”“和川路”,三条驿道都要经过西藏昌都。川藏、滇藏这两条茶马古道也以昌都为关键节点。茶叶在四川康定(原来的打箭炉)汇集改装后,马帮经甘孜、昌都,最终抵达拉萨,并转运西藏各地,这主要走的是川藏茶马古道。云南的沱茶、普洱茶等茶叶在大理集散后,商队经丽江、中甸、德钦抵达西藏的芒康、邦达、察雅、昌都、洛隆、工布江达,再至拉萨,之后进一步向江孜、日喀则、阿里等地转运,这主要走的是滇藏茶马古道。在连绵不绝的马蹄声中,昌都见证了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茶马古道上的繁荣与和谐。

位于昌都市境内的芒康县,是茶叶运输流转的必经之地,被视为茶马古道线路的门户和枢纽。唐代时期,芒康境内已经雕刻有大日如来佛像、观世音菩萨像、地藏菩萨像以及老子、庄子像和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禄东赞等大量造像,显示了汉藏等文化融通互鉴的特征。刘赞廷在《民国宁静县志》中记载了芒康南墩“万商云集”的盛况,那里“有关帝庙,土人呼为汉人寺”,不同民族间通婚现象也很普遍,“南墩因久为商场,竟知汉礼。嗣后汉人在此安家或联婚入赘,半为同化”。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更是生活的积淀,文化与生活生成和存续于社会历史之中,也存续于人们之间的持续互动之中,这是西藏茶文化生成、传承与演变的基本条件,也是中华各民族奏出和谐历史韵律的基础。

活力焕发的生态产业

历史上,西藏不曾大规模产茶,西藏的茶叶种植、生产产业化初步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1953年,从西康省引进的200公斤茶籽撒播在波密、左贡、察雅、贡觉、类乌齐、八宿等六县的肥沃土地中。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和后续部队的一批干部和战士的共同努力下,西藏又多次引进茶籽种植。1964年,西藏自产自制的茶叶已经达到较好的品质。1982年,国家加强资金投入,扩大了林芝易贡农场的茶叶种植面积,使产茶面积达到2108亩。

西藏易贡茶场。记者孙非摄

“易贡”为藏语,意思是“美丽、心满意足的地方”。易贡茶场所在地海拔2200多米,那里分布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规模化优质茶田,出产的茶叶产品成为国内外市场上的“宠儿”。易贡茶场始建于1960年,其前身是军垦农场,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进藏军部所在地,易贡茶场所具有的红色文化、民族团结文化也让它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易贡茶场内两栋以木石结构为主的小楼格外引人注目。它们是茶场建设初期修建的,楼里的几间房曾经是茶场建设者和援藏工作队队员们的宿舍。“以前一下雨,漏水又掉瓦”,这是茶场工人们对曾经艰苦条件的描述。而今,两栋小楼已经修缮一新,成为展览茶场历史文物和档案资料的博物馆,那些文物和资料见证着易贡茶场的不平凡历程。

易贡茶场的人文景观。赵国栋供图

2020年,紧邻易贡茶场的易贡乡的茶田面积达到5000多亩,招商引资进驻的四川、云南茶叶大公司有三家,茶树品种有云南大茶树、福选9号、梅占、水仙、肉桂、福鼎大白和软枝乌龙等10多个品种。2021年,易贡乡仅生态有机茶叶一项就为全乡群众创收312万元,人均纯收入超过2.8万元。生态茶产业变成了当地茶农的“金饭碗”。

今年7月,笔者走访了刚刚抵达易贡茶场的第十批援藏工作队队员。见到他们时,他们正在研讨茶场建设和发展的新思路、新谋划。在未来的3年时间里,如那些先行者们一样,他们要克服高海拔、对家人的思念、孤独寂寞以及其他一切困难,为西藏这一宝贵的生态产业、为西藏的发展贡献他们的智慧与力量。

(作者:赵国栋,西藏民族大学副教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

来源:中国民族报、学习强国、北京茶世界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